一体化备课,一体化育人:我校探索龙江精神融入思政教学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10

为深入探索龙江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的新模式,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备课、一体化育人,4 月 14 日,我校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在育贤楼 303 组织集体备课,聚焦 “龙江优秀精神融入思政课” 这一主题开展主题说课评课活动。我校党委书记袁伟、党委宣传部部长刘长勇、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忠孝、副院长高凤清、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魏娜及相关学校领导参加活动,来自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剑桥三中、中专、附属小学、幼儿园各学段的教师代表参与主题说课评课活动。

东方剑桥教育集团是涵盖大中小幼全学段的学历教育机构,在教育领域独树一帜。本次集体备课活动汇聚了集团各学段思政师资力量,围绕同一主题,历经多次课程打磨,各学段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成果汇报,充分彰显了集团化办学的优势,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程中一次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中,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依次进行说课展示,亮点频出,精彩纷呈。老师们结合各学段学生的特点和教材内容,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巧妙地将龙江优秀精神巧妙融入思政课堂教学。幼儿园教师郭晶针对幼儿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游戏闯关环节,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精神的种子;小学教师高远则通过展示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们对龙江优秀精神有了更具象、直观的认识;初中教师李爽和高中教师秦瑶则运用典型案例和人物故事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背后的精神品质,在深度思考中深化对龙江优秀精神的认知;剑桥中专教师牛永宁和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教师于雯则立足职业教育,从价值引领层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大学教师高晓丽则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搭建起学理与实践的桥梁,在知行合一中实现学生对龙江优秀精神的深刻理解与传承。各位老师的精彩演绎,赢得了在场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活动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忠孝对各学段教师的说课进行了点评,他强调:龙江优秀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各学段要紧密结合教材,有机融入龙江优秀精神,落实 “重在融入”的教学任务。同时,要依据学生接受能力,确定递进式的教育目标,构建从幼儿园到大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断递进升华的龙江精神学习教育过程。最后,刘忠孝提出了值得商榷和改进问题:第一,教育目标层次需更明晰,各学段价值目标定位也有待深入研究;第二,思政教学课件制作水平待提升,教师应加强学习研究,以发挥 教学课件辅助教学的作用。第三,教师情感价值需强化,思政课教师的信仰及饱满精神状态关乎教育成效,其亲和力与感染力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建议教师加强情绪建设与修养,成为具有强大精神能量的一束光,照亮学生的心灵和前行的方向。

最后,我校党委书记袁伟发表讲话。他指出,国家高度重视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明确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地位,为思政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每次集体备课会的成功举办,都是对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和有力实践。他强调,东方剑桥教育集团作为全国拥有全学段教育的机构,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创特色、出成绩。他对研究中心提出几点希望:一是要发挥牵头作用,借助资深专家专业知识与前瞻视野,精准规划。各单位需全力配合,组织师资、优化资源与线上平台,凝聚合力开展活动。二是要创新工作,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探索新理论、新方法,调研思政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定期开展师资培训。三是要以成果为导向,关注学科前沿与教育痛点,申请科研立项,组织科研团队,整合资源,争取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理论与教学实践发展。

此次集体备课会有效提升了我校大中小幼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为大中小幼思政课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后,研究中心将持续开展思政课建设调研、教学研讨、课程交流、教学观摩等活动,不断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稳步前行。同时,也将以此次集体备课会为新的起点,积极构建大中小幼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打破学段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强大合力,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迈向新高度,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




校对/摄影:刘田进

责任编辑:徐茜